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高雄EQ協會

劉仁州老師 家庭經營系列講座 第五場 【親子關係的奧秘與經營祕訣】


親子關係--是我們生活上最密切,最容易牽動情緒的課題,親子關係不只是指你跟你孩子之間的關係,跟父母也是親子關係。


開場老師先開放提問,聚焦一下這個場次的親子議題,在提問的進行中,老師運用實際的角色代表來讓夥伴感受,當自己是媽媽的位置時,面對孩子的感受,跟自己是孩子時,面對自己母親時的那個感受,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過去,成為人家的父母,你跟你的過去—在你想起時,你會是什麼樣的感覺,這個感覺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主導你支配你,在你的所有關係中影響著你,如果你對你的過去有很多的痛苦委屈憤怒,生命會呈現兩極化----相反/一樣,它不會是固定的一個模式,而會在兩極中跳動呈現,這也會讓孩子感到困惑,搞不清楚父母,老師提醒我們,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在孩子身上。


學習做自己的父母,在你自己的生命裡面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,孩子想聽到的--不是解釋父母自己,而是自己(孩子)的感受有被聽到,有被了解有被重視,(我自己並不清楚,但你會有這種感覺一定有你的道理,我想要了解你的想法跟感受),面對親子課題,感覺自己是一個爸爸/媽媽,也感覺自己是一個孩子,這就是所謂的內在親子關係,把小時候從父母那邊得不到的滋養,從父母那邊所得到所有不合理的情緒對待,要學習如何陪伴自己內在的孩子,協助內在的孩子找到恰當的感覺,勇敢的表達,不要一直壓抑著,很多做孩子的,沒有勇氣跟父母表達自己內在的感覺。


我們會受父母三個方面重大的影響

1. 父母親本身自己的生命狀態(用客觀持平的角度去了解父母,而不是去批判父母)很多父母是在不知道怎麼做父母的時候,就成為父母親,這樣孩子的成長就會付出代價,一定要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故意要長成那樣的父母。

2. 父母他們彼此之間的情感

父母彼此成為了自身渴望跟恐懼的出口,成為彼此的理由。一個人的內在關係,決定這個人所有的外在關係,內在關係就是內在成人跟內在小孩的關係。

3. 父母跟他們的父母的關係(你的父母曾經是怎麼樣的小孩)

因為不了解,會基於自己的需求來要求對方,了解了,就會基於對於對方的生命可能性來要求對方,那是不一樣的。溝通交流在家庭經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。


在生命學習圈的個案學習中,這個場次出現六個個案(包含其中一對夫妻),幾個故事中,都應照著老師提到的---生命的兩極化(相反/一樣),孩子無時無刻都在感受父母,重點不在你跟你的孩子,而在於你跟你的小時候。當照顧自己內在越多,回到現實的親職陪伴中,就會有更多的耐心跟力量去支持這份關係的成長


跟父母是永遠討不到公道的,事情都是正反兩面,有很多資源的孩子,也許就會缺少鍛鍊的能力,生活不全然是物質的供應,還包含機會跟鍛鍊,與其去看他有你沒有,倒不如去看你有而他沒有的。


父母很重要的是,有沒有能力照顧自己安排自已/照顧自己的心情,有沒有願意或能力彼此陪伴,生活的陪伴有事實的需要,跟情感的需要。如果我們想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,自己會活得很累,很重要的是,一個男人要活得心安理得,我盡我的努力,如果你不滿意,我了解你的不滿意,我不會去負責照顧你的不滿意,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調整,但我不會因應你的需求去做我做不到的事。


成長過程中,對父母過度的容忍/壓抑,那個壓抑會爆發在有人過度不尊重你時候,那份為父母奮鬥的努力及辛苦,需要被看見/被耐心的對待,對眼前的自己,不縱容,但也不要苛求,可以生氣,但可不可以不爆發,如何為自己做最適當的表達是要學習的功課。


父母我們可以關心,但是我們不可能去解決,父母經歷漫長的歲月,因為生命沒有整理,到一定的時間就會發酵,生命會迫使他們回到自己的問題,問題在於他們又沒有能力面對自己的問題,這會讓他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。學習去整理自己的生命,會讓生活可以漸入平穩,成年的孩子要有能力像成人一樣去協助父母,父母的問題是她權利也是她的責任,我們只能從旁支持跟協助,不要想替她解決問題。


生活上因為沒有事件的觸發,所以我們也就容易忽略內心的孩子,這時就會出現事件,讓這個內心的孩子有機會被看見,我們要避免被父母親「附身」在我們身上。學習是為了提升覺察命運加諸在我們身上的「複製」功能。


如果孩子經常要去迎合父母的想法,而不是可以自然的去成長發展自己的想法,他的想法沒有受到父母耐心的聆聽甚至鼓勵,這個孩子就會覺得沒有被看見跟支持,孩子的生命的狀態就會慢下來,會很不願意甚至有莫名其妙的有種反抗,生命的熱情跟激情就會在無形中被抹滅,讓孩子去做/去追求她他要做的/要追求的,而不是父母希望他成為的,孩子的快慢都不重要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調整的能力,速度由他自己調適,做父母的如何去陪伴他,按照孩子的狀態能力跟需求,而不是把父母的想法跟需求灌輸在他身上,孩子的狀態不是父母的責任,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看見,但是我們不可能改善,要孩子自己去察覺,願意改變,孩子怎麼感覺自己才是重點。


最後老師語重心長地跟大家分享

生命很重要是要有一個回歸的力量,回到自己的身上,回到自己生命的開始,回到你的土壤,你的父母,不要只用小時候的眼光感受,要用長大後的眼睛,學習之後理解的能力,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,看看自己的小時候,體會自己/疼惜自己,能夠成長至今是不容易的,去陪伴自己,去把你生命的美,展現出來,帶領出來,把生命中上天賦予你美好的部分,透過你對你自己的關愛,把那部分呈現出來,當你的生命處在最佳的狀態,你的其他的一切都會自然到位,自然的成長而且美好。


文/隨堂志工










0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